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别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黑龙江 B.海南岛山区河南
C.黄海沿岸新疆 D.东北平原福建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分别是

A.高寒缺氧冬暖夏凉 B.干旱缺水木材短缺
C.多火山、地震降水稀少 D.潮湿、多虫鼠土层深厚

乙图中的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防水 B.挡风 C.阻沙 D.遮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护农田 D.保持水土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积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C.沿30°N纬线自东向西年蒸发量无变化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当乙地区进入雨季时期,丁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落叶遍地秋风狂 D.稻田受旱暑骄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左图为台湾地区略图,右图为沿24°N线台湾岛地形剖面及对应的气象要素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右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些地理气象要素

A.降水、气温、光照 B.光照、降水、气温
C.气温、光照、降水 D.光照、气温、降水

左图中表示钓鱼岛的是

A.a B.b C.c D.d

台湾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下列因素中与之关系最大的一组是
①多山地  ②纬度低  ③沿岸有暖流  ④光照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A.中国石化 B.申能股份
C.华菱管线 D.宝钢股份

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

A.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管线,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
B.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C.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D.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使该地

A.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B.粮食作物品种调整
C.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D.非农用地面积减少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的分别是

A.汽车制造、金融保险 B.服装鞋帽生产、石油化工
C.节能环保业、高端装备制造 D.纺织业、电子装配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B.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左图阴影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甘肃、新疆农业主产区,右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C.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D.地处由前平原,黑土肥沃

右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过渡带植树种草——土地荒漠化
C.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I.①河流域内降水量较小,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I、Ⅱ B.I、Ⅲ C.Ⅱ、Ⅳ D.Ⅲ、Ⅳ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沿线有众多湖泊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农牧交错带近年来不断移动的方向是

A.向西北移动 B.向东南移动
C.向东北移动 D.向西南移动

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A.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B.加强天气预报
C.发展耐旱农作物 D.全面种草,禁止种植业发展

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永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6年,河南省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此后种植面积、加工能力逐年增加。1999年柘城县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下图为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欢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

(1)从河流及作物分布面积角度简述柘城县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1)说出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
(3)你认为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的共同治理措施有哪些。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及农业生产图。

材料二 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材料三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国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合作基础良好,已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台商是该省主要的外来投资者。
(1)说出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及乙地中的基塘农业的农业地域类型。
(2)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福建省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当地居民生产方式非常落后,陡坡开荒、毁林现象严重,说明这些做法对河流电站及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巢湖流域图。

材料二 从2002年开始,某企业集团先后关闭上海的工厂,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从上海迁至合肥。

(1)据材料一比较图中甲、乙两处土壤厚度的差异,并从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肥承接上海化工企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近年来,安徽承接了大量由长江三角洲转移来的产业,促进了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这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