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导,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处于区域发展阶段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高科技 B.劳动力 C.资源 D.能源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

A.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成都、武汉、南昌
C.沈阳、太原、西安 D.昆明、长沙、福州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①资源浪费严重                     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就是沙漠 B.荒漠化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活动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B.降水减少,土地荒漠化
C.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水体污染,水资源枯竭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B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商品率高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劳动力资源丰富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 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发展畜牧业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上海无关的是

A.南水北调 B.北煤南运
C.西电东送 D.西气东输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产业正在“腾笼换鸟”,这里的“鸟”可能是指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甘肃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碱化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造成甘肃省生态问题突出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A.冶炼企业排放污染物 B.不合理开采地下水
C.过度放牧、樵采 D.过度砍伐森林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
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
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
②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
④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  ⑤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
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⑤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实行退林还耕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加快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
C.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GIS“叠图分析”已被公共部门普遍使用。下列哪一项业务最适合用此法来处理

A.找出位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养猪户 B.界定邻近工地50米的噪音影响范围
C.分析最佳视野的游客观景台位置 D.规划交通高峰时间避开塞车的替代道路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是: ①          ③
(2)我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       ;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的原因是    
(3)图中A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2条)
(4)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4
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简述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
(2)基于上述事实,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