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理综生物试卷
下列细胞器与其中存在的物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线粒体—葡萄糖 | B.叶绿体—[H](NADPH) |
C.溶酶体—水解酶 | D.内质网—蛋白质 |
浆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 |
B.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
C.ATP和ADP的转化 |
D.染色体DNA的复制 |
遗传学家在两个纯种小鼠品系中均发现了眼睛变小的隐性突变个体,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两个隐性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A.突变个体与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 |
B.突变个体与非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 |
C.两个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
D.同一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
草本植物马利筋含有强心苷,家畜等动物取食后会引起呕吐甚至死亡,但斑蝶幼虫可以取食马利筋。取食马利筋的斑蝶幼虫形成的成虫,被鸟类捕食后会引起鸟类呕吐,进而不再捕食斑蝶。据此推测不正确的是
A.马利筋含有强心苷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防御性机制 |
B.斑蝶具有某种机制使其能积累强心苷并免于受到该物质的影响 |
C.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与斑蝶体色、体型相似的其他蝶类会因此受害 |
D.用普通植物饲喂斑蝶的幼虫后再被鸟类取食不会引起鸟类呕吐 |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 |
B.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 |
C.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 |
D.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 |
吸食吗啡等毒品的人群中艾滋病高发,为探究吗啡对HIV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种溶剂配制的三种不同浓度的吗啡分别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将培养瓶放在______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细胞培养液离心,检测______中HIV的数量。
(2)实验中应设置对照组,具体操作是将________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随着HIV感染天数增加,对照组中HIV数量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吗啡均能________HIV增殖,但是最大浓度(10-8mol/L)吗啡效果却并非最佳,科研人员推测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高浓度吗啡会_______T淋巴细胞的增殖。
(4)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可用于吗啡成瘾的临床治疗。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纳洛酮对HIV增殖的影响,将不同试剂分别加入到被HIV感染的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含量(10-3µg /mL),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吗啡组 |
5.59 |
31.73 |
81.77 |
243.0 |
吗啡和纳洛酮组 |
1.96 |
8.11 |
15.36 |
41.23 |
纳洛酮组 |
1.97 |
8.10 |
15.81 |
42.30 |
对照组 |
1.93 |
8.03 |
15.30 |
41.01 |
①该实验中使用的吗啡浓度应为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表明,纳洛酮________HIV的增殖,________吗啡对HIV增殖的影响。
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______染色后制片。某些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核具有不同数目的巴氏小体,如XXY有1个、XXX有2个、XXXX有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据此判断巴氏小体数目等于______。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是维持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_____量相同。
(2)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Xist基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分别记为X1和X2(如图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其中X2上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细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细胞许多细胞中E和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图2分析,大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__________。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________的。
②由图2分析,XT分化细胞中_________染色体失活。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
③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________不同。
(3)据上述实验推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ist基因_______(填“会”或“不会”)转录。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________。
研究者发现,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增加的机理,将水稻叶片放入叶室中进行系列实验。
(1)实验一:研究者调节25W灯泡与叶室之间的__________,测定不同光强下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在光强700~1000μmol••m-2••s-1条件下,转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增加最大可达到_______%,但光合速率_________。在大于1000μmol••m-2••s-1光强下,两种水稻气孔导度开始下降,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加,推测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不是通过气孔导度增加使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叶室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高光强条件下,测得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分别稳定到62μmol/mol和50μmol/mol。此时,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________,说明在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内的________释放的CO2较多地被________。
(3)实验三:研磨水稻叶片,获得酶粗提取液,利用电泳技术__________水稻叶片中的各种酶蛋白,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中PEPC以及CA(与CO2浓缩有关的酶)含量显著增加。结合实验二的结果进行推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