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试题地理试卷
读某大陆西岸部分区域图(下图),图中虚线为等高线。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汛期出现在冬季 |
B.图中所示河段长度约为200km |
C.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D.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
图中甲处和乙处的海拔可能是
A.400m、550m | B.800m、350m |
C.400m、650m | D.800m、650m |
下图中MQ、MN、NQ分别为晨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P点的纬度为30°N,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点。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Q点的纬度可能是
A.0° | B.20°N |
C.30°S | D.35°S |
有关该日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P点 |
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 |
C.N点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
D.P点昼长大于14小时 |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①有暖流经过 ②寒暖流交汇 ③温差大 ④温差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①增温 ②降温 ③增湿 ④减湿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某日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图中城市
A.乌鲁木齐狂风暴雨 | B.北京秋高气爽 |
C.哈尔滨吹东南风 | D.上海有台风过境 |
未来2~3天连云港的气温、气压状况变化可能是下图中的
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 | B.1970年 |
C.2005年 | D.2010年 |
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 | B.上海 |
C.西藏 | D.三峡库区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甲图中X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Y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 |
B.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 |
C.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 |
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 |
读“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示意图”(下图),推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
B.美国的城市出行方式主要依靠公共交通 |
C.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都高 |
D.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经济水平低,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低 |
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购物选择。下图为某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销售流程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电子成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名牌大学,便于储备研发人才 |
B.地处大中城市,便于提供充足用地 |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 |
D.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供应市场 |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该公司
A.创意新型产品 | B.调控生产流程 |
C.调研买家意愿 | D.决策空间布局 |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最先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家具制造 | B.丝绸纺织 |
C.奶酪生产 | D.甘蔗制糖 |
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
B.M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 |
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 |
D.N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气,a 少部分被大气反射 |
B.湖泊湿地,b 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
C.CO2增多,c 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
D.冰雪地面,a→b 的转化率增加 |
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A.甲包括水能 | B.乙包括沼气 |
C.乙包括石油 | D.丙包括风能 |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美国的66号公路(Route 66),由伊利诺州的芝加哥一路连贯到加州的洛杉矶,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1985年退役。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
B.仍是美国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 |
C.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
D.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 |
有关66号公路沿线自然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路中部穿过美国的冬小麦产区 |
B.公路沿线分布有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 |
C.芝加哥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美国重要的玉米带 |
D.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 |
我国粮食政策是“端自己碗,吃自己粮”。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明显,2013 年又增产1236 万吨,其中玉米主产区因降水增多等原因增长显著。读2003—2012 年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变化图(下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结合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
B.我国粮食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
C.我国粮食自给率日益提高 |
D.粮食产量增长率低,进口量变化小 |
粮食增产贡献率大的产区应是
A.东北地区 | B.长三角省区 |
C.晋、鲁、冀、豫 | D.西南各省区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甲国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
材料二:
材料三:中非进出口贸易示意图(下图)
(1)中国从甲国撤侨主要借道甲国的邻国。材料一图中A城市(约北纬31°,东经29°)是该邻国最大海港,其相对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座标是 ,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 ,此时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2)据材料二,冬季,赤道以南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增温强烈,赤道低气压东段南移到南半球,但西段仍停留在10°N沿海陆地,西段未南移是因为 。
(3)刚果河附近的几内亚湾海水存在一层浅浅的“温跃层”(界于上、下水层之间、深度通常不及30米的水层),海水温度、盐度在温跃层发生迅速变化。请简析该区域为什么存在着上、下水层。
(4)根据材料三,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逐渐加大。请简述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互补性。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概括重庆人口的分布特点。
(2)据图说明重庆的年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近年来,大型购物中心这一新型商业形态在重庆主城区迅速崛起。大型购物中心占地通常超过5000㎡,以其经营商品品种齐全、价格低廉、购物环境好等诸多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重庆主城渝中区的解放碑是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以江北区和沙坪坝区发展最快。
(3)材料中提到的三个地区的购物中心都位于城市地价最高的地段,结合下图,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大型购物中心常常以集聚方式进行布局,请说明这种布局方式的主要优点。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1世纪初,B地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策、文化、制度等),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吸引了A地的资源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迁入。
(1)A地区冬季素有“雪窝子”之称,请分析该地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2)D处为海河流域,海河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请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海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3)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与B地相比,请简述A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4)分析B地吸引A地企业迁入的原因,并简述企业的迁入对B地发展的影响。
原因: ;影响:
【海洋地理】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具体范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处虽然位于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但是实际位于我国的 海海域,其西部大陆沿海的海岸类型属于 海岸。
(2)图中A点的领海距我国领海基线的距离为 海里。划分的依据是《 》(国际条约)。
(3)关于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而形成 | B.主权无归宿 |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D.位于亚欧板块上 |
(4)简述建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伊始,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就出现了10万人次的最大峰值。(图22甲图)各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大批交通干警上路分流,山门外多处应急停车场启用,确保了车辆在车流人流的最高峰安全运行。但在汹涌的游客大潮中,也暴露了景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材料二 中国生态学学会在丹霞山与景区联合举办“2013中国生态景区旅游发展论坛活动”,通过对丹霞山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实地考察,共同探讨中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材料三 丹霞地貌景观(图乙)
(1)丹霞地貌的成因是 ,观赏这种地貌应选择 方式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2)国际自然联盟曾对中国丹霞地貌申报项目提出质疑,原因是中国的一些丹霞地貌在保护方面还不具备条件,一些景观区没有很好地控制旅游业对地貌环境的破坏。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发展旅游业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
(3)佛教圣地丹霞山发展旅游业对佛教文化有什么影响。 。
(4)请为丹霞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列举至少3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