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文综)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地图和图片承载着很多历史信息。回答14、15题

观察图6,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分封诸侯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②黄河流域是当时最重要的文明区域
③重要地区均被分封给同姓诸侯
④北京地区的开发最晚可追溯到西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图7为《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②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
③证实翻车的发明是在宋代
④表明粮食生产已形成一年两熟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回答16、17题。
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A.属于洋务派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C.属于顽固派 D.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闰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不断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国家。回答18、19题。
陈独秀认为,“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该思想主张的是

A.反对无知妄作之风 B.行伦理道德之革命
C.孔教与共和只能存一 D.以俄国为师

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的是1860年至1900年四个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

下列对表格信息进行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效不如日本明治维新
②英国开始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③明治维新前日本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
④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甘地和凯末尔的共同点是

A.为祖国独立而不断斗争 B.采用非暴力的手段
C.担任资产阶级国家领袖 D.学习西方工业文明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美国为“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而采取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

A.占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4分)在历史上,自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8分)
1848年,马克恩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封建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结合所学,指出“自由竞争”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及政策。(6分)结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提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4分)
1895年3月,严复在谈到西方国家富强原因时指出:“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特观我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个人)自由,尚非所急……所急者乃国群(国家)自由。”
(3)概括严复关于自由的观点。(要求:不得照抄材料) (4分)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严复发表以上言论的背景。(6分)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4)结合福利国家制度的内容,从“免于匮乏的自由”的角度来分析其意义。(6分)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分)铁路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下列关于近代铁路的史料。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后不久,清政府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的理由,禁止火车行驶。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武汉很快发展成中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截至191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了其中的94%。
1936年,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湖南一万余名船夫和挑夫因此失业。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修建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要求:条理清晰,角度多样,并有总体认识) (10分)

来源: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