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元素X和Y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Y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和Y的单质间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Y2X或Y2X2
B.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比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多
C.Y的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气体放出并有蓝色沉淀生成
D.X和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中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 B.两个醛基 C.一个羧基 D.一个醛基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1.0 mol/L的NaOH溶液0.2L,若通入4.48L(标准状况)SO2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后,则所得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Na+) = c(H2SO3) + c(HSO3) + c ( H+)
B.c(SO32―) + c( OH) = c(H) + c(H2SO3)
C.c(Na+)+c(H) = c(HSO3) +c(SO32―) + c( OH)
D.c(Na+)>c(HSO3)>c( OH)>c(H2SO3)>c(SO32―)>c(H)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加水稀释可以使溶液由b点变到a点
B.加入适量BaCl2(固体) 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Li1-xCoO2+LixC6===6C+LiCoO2,其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xC6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C.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阳离子交换膜
D.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1-xCoO2+xLi+xe===LiCoO2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有机高分子由、-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且它们自身不能相连,该烃分子中C、H两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A.2︰1           B.8︰7            C.2︰3       D.1︰1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a g,加入2 mol·L-1的稀硫酸溶液50 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 g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1.6a g B.(a-1.6) g C.(a-3.2) g D.无法计算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碳酸氢铵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2)氯化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式)          
(3)一定量的硫酸铝钾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质量最大时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4)碘化亚铁和氯气以5:7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化学方程式)          
Ⅱ、已知Fe2O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Fe2O3+CO=2FeO+CO2,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Fe2O3和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
(1)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Fe):m(O)可能是            
a.7:5       b.3:1         c.7:1
(2)设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为A%,则用含m(Fe)、m(O)的代数式表示A%的关系式为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20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4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 min。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率
将所得产品配成500ml溶液,取该溶液20ml,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mL,则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据)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

方法一
CO(g) +2H2(g) CH3OH(g)
方法二
CO2(g) +3H2(g) CH3OH(g) H2O(g)

(1)已知:① 2CH3OH(l) + 3O2(g) 2CO2(g) + 4H2O(g)  △H=-1275.6 kJ•mol-1
② 2CO(g) + O2(g) 2CO2(g)  △H=-566.0 kJ•mol-1
③ H2O(l) = H2O(g)  △H =" +" 44.0 kJ•mol-1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方法一生产甲醇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发生上述反应,5分钟反应达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8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前5分钟内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已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H为      (填“>”、“<”或 “=”)0。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③某时刻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CO、H2、CH3OH各0.2mol后,将使ν            ν(填“>”“=”“<”)。
(3)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变化是                        
③若用甲醇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对其充电时,若消耗甲醇4.8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量的为        (法拉第常数F=9.65×l04C · mol-1)。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I、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  )

A.氨水 B.硫化氢气体 C.硫酸钠溶液 D.纯碱溶液

II、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设备B的名称              ,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                                          
(4)设备C的作用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CO2 (g)+ H2 (g),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C原子的L能层中,都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C、D同主族。E、F都是第四周期元素,E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F原子除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各能层均为全充满。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基态D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2)E2离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F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3)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心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模型为            
(4)化合物AC2、B2C和阴离子DAB互为等电子体,它们结构相似,DAB的电子式为      
(5)配合物甲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其内界由中心离子E3与配位体AB构成,配位数为6,甲的水溶液可以用于实验室中E2离子的定性检验,检验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6)某种化合物由D,E,F三种元素组成,其晶胞 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该晶胞上下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与底面垂直,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d=          g/cm3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X、Y都是芳香族化合物,均为常见食用香精,广泛用于化妆品、糖果及调味品中。
1 mol X水解得到1 mol Y和1 mol CH3CH2OH,X、Y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X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81.8%,且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1)X、Y分子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
(2)1个Y分子中应该有________个氧原子。
(3)X的分子式是                           
(4)G和X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用芳香烃A合成G路线如下:

① 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② B→C的反应类型是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内除了苯环无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2个对位取代基。
ⅱ.一定条件下,该物质既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来源:201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