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耕织结合 B.精耕细作 C.封闭保守 D.艰难脆弱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说明了

A.加奈隆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加奈隆说出了雅典民主的荒诞
C.加奈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评 D.加奈隆正确分析了雅典民主的特点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应该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 光绪之季, 吾曾私自传印,以为传播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焚书》 D.《变法通议》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A.它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B.它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它力图从思想深处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人们对资本主义普遍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的文学形式是
①古典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批判现实主义       ④荒诞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的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不是自发的,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 B.洋务运动对其产生有诱导作用
C.它根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D.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并存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门口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俾斯麦认为:“19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下列关于这两大国的说法正确是:

A.这两大国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B.这两大国矛盾的焦点在于殖民地问题
C.这两大国是在同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D.这两大国都有着“世界工厂”之称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它们各自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掠夺对方的基础上,怨怨相报,非但自己历经劫难,也殃及世界很多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它们寻求合作,谋求共赢。上面所描述的国家关系比较典型地发生在

A.英国与欧洲主要国家间 B.美日之间 C.欧洲大陆主要大国间 D.美欧之间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各项,孙中山落实这一见解的行动是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改组国民党  ③进行北伐战争  ④确立三大政策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生活在1900年的上海,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骑自行车上班 B.乘坐有轨电车 C.坐轮船出远洋 D.发送有线电报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创办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D.赫鲁晓夫改革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中共“一大”的党纲在中国已散失无存,现存最早的“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原来,曾参加一大的陈公博后来到美国攻读博士时,将“一大”党纲作为博士论文的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 你认为 :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正确, ①②错误 B.②正确, 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 ②错误 D.①②③俱错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自然经济依然具有相当的发展,这也是农村地区出现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相互制约(三农问题)致使经济不发达现象的根源之一。中国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最终结束,是在

A.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B.1901年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建社会之后
C.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结束之后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A.“中间道路” B.“守夜人” C.“大管家” D.“甩手掌柜”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于

A.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B.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C.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5年,上海外滩公园制定了“公园六条”,其中规定有“除西人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规定一出,引起华人强烈不满。但有学者指出:“迨中国人入是园后,往往不顾公益,任意涕唾,任意坐卧,甚而至于大小便亦不择方向。”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资产阶级御用文人是殖民者的帮凶 B.追求权力平等和民族尊严是广大民众共同心声
C.在外争权益的同时,亦应内省公德 D.国人道德觉悟不高是被禁止入园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依据主要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B.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C.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D.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对峙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③“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这么—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搞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的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和崛起。其中①处的流行语是对其余九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概括,它应该是

A.改革开放 B.市场经济 C.西部开发 D.大国崛起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型六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其中的歌曲《大漠深处》,所歌颂的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应该是

A.兰新铁路建设 B.“两弹一星”成功  C.大庆油田建成 D.青藏铁路通车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既能成为潘多拉盒子,又能成为神灯。”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全球变暖 B.毒品走私 C.国际恐怖主义 D.人口爆炸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网友对此作高度概括。你认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A.“60年,走出中山装的国度”:个性化、多元化的服饰,成为人性解放的重要一环
B.“60年,婚礼告别革命”: 我们正迎来一个婚俗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C.“60年票证生活”:改革开放前30年常被称为“票证社会”,后30年则可称为 “证照社会”
D.“60年民主政治”:改革开放前缺乏民主制度,改革开放后建立民主制度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1月14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会议。下列关于该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喜迎奥运。2010年是农历

A.庚寅年 B.己丑年 C.丁亥年 D.辛卯年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1)张之洞的言论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三《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结合图9及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5)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合院(图一)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合围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
因为它比较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

(1)材料一可以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哪些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信息?(6分)
材料二 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石库门民居建筑(图二),其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中建筑出现的历史原因。(4分)
材料三  城乡居民人均住宅面积(1978--2007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以改善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那些重要政治主张?
(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在中国近代史上,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推动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请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

来源:2010年浙江宁波八校联考高一期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