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
2011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当地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会议计划为期12天。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小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18时 | B.28日4时 |
C.28日16时 | D.27日23时 |
图中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会开幕那天,有关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A.E处,南半球 B.F处,南半球
C.E处,北半球 D.H处,南半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江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
B.德班正午的树木影子朝南 |
C.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
D.南极处于极夜期间 |
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的是( )
①燃烧矿物燃料 ②太阳活动 ③毁林 ④焚烧秸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示地区(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
当前( )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 B.山麓冲积扇 |
C.沙洲 | D.三角洲 |
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图示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针阔叶混交林 | D.针叶林 |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7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了( )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图中的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可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 | B.板岩 |
C.石灰岩 | D.花岗岩 |
依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下图中流经甲地沿海洋流的性质和所属大洋环流的流向应是( )
A.寒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
B.寒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
C.暖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
D.暖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水循环各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修建水库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等人类活动,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④ |
B.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主要是由⑥④⑦构成的水循环 |
C.人工降水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
D.植树种草会造成⑧的增加 |
读下图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田园城市模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 B.⑤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C.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D.②处宜布局化学工业 |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龄(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男性人口(万人) |
5.1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女生人口(万人) |
3.84 |
37.10 |
11.63 |
4.01 |
1.78 |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压力 |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
下列两幅图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
C.石油资源枯竭的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
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地形崎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 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 |
C.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 |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
1,956 |
977 |
2,495 |
3,150 |
平均每人收获量(公吨) |
121.7 |
140.6 |
6.1 |
79.2 |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
145.6 |
186.6 |
2.1 |
37.9 |
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所应致力的发展方向应是( )
A.小农场制 | B.精致农业 |
C.提高人均产量 |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最可能是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为( )
A.甲和乙 | B.丙和丁 |
C.乙和丁 | D.甲和丙 |
丙丁两国的农业特征是( )
A.单位面积收获量低 | B.平均每人收获量高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农场平均耕地面积大 |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城市规划时,运用的地理新技术手段是( )
A.RS.GPS | B.GPS.GIS |
C.GIS.RS | D.RS.GPRS |
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方便 |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 B.交通运输 |
C.劳动力 | D.市场 |
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中,甲代表__________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第二幅图15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第二幅图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 ,冬季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最右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_条件控制。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
(2)比较A、B两地区的农业生产,完成下表。
|
A地区 |
B地区 |
耕地类型 |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
|
|
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
|
|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分析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平均降水量(㎜) |
33 |
年平均蒸发量(㎜) |
2600 |
材料二
|
人口(万人) |
耕地(万公顷) |
20世纪50年代 |
50 |
12.7 |
20世纪90年代 |
150 |
18.1 |
(1)如果图中的三道防线遭到人为破坏,则绿洲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3)绿洲地区发展农业除水源外,其他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的关联图中。(每个空格内限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不选用)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