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中国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关天培 D.林则徐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被迫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冯子材 D.邓世昌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民族 B.民主
C.民权 D.民生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①自由      ②民主      ③平等      ④科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国民政府的地点在(     )

A.武汉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特权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这一规定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     )

A.毛泽东 B.彭德怀
C.朱德 D.贺龙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哪个战役胜利后,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的(    )

A.孟良崮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2014年2月27日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决定草案》,这意味着从今年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仪式将正式升格到国家的法律性层面。那么公祭日的日期来源于(    )

A.1937年8月15日 B.1937年12月13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

A.丝绸服饰 B.长衫和马褂
C.藏族服装 D.中山装和旗袍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为警示国人“铭记历史”而作。下列各诗句,能准确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A.月映华夏魂日照乾坤辉
B.月圆神州情勿忘国耻恨
C.同胞共圆月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随手摘星辰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共两点“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此事发生在(    )

A.清政府统治时期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是(    )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该影片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    )

A.创办黄埔军校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西安事变 D.北伐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下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华北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它有没有成功?理由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4)“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哪一年?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双十二的救国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者是谁?这次事件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八年抗战”的起止时间?举出两例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