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生物试卷
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染色体 | B.都具有增殖能力 |
C.都属于原核生物 | D.都含有核糖体 |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
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
C.用龙胆紫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 |
D.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 |
用3H标记的某脱氧核苷酸引入某种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内质网和中心体 |
B.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
C.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 |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
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仍能消化已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也不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电镜下可以观察到退化的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由此可以说明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
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
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
D.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
B.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这说明了高尔基体
A.具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
B.具有合成脂肪的能力 |
C.具有合成多糖的能力 |
D.具有合成核酸的能力 |
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
D.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
B.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合成ATP |
D.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的ATP都需要O2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
D.蛋白质种类繁多,但组成它的氨基酸约有20种 |
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
C.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D.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
C.[H]+O2→H2O线粒体内膜 |
D.H2O→O2+[H] 类囊体膜 |
生物实验中经常要设计对照实验,以下对照实验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要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分别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分别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合成ATP |
B.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
C.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
D.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一生都可以分化再分化 |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消极影响 |
C.一般情况下,干细胞都可以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所有类型的体细胞 |
D.癌症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果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 | B.a、b都上升 |
C.a、b都下降 | D.a下降、b上升 |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
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
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 |
管腔中Na+→上皮细胞 |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
A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主动运输 |
B |
被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C |
被动运输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D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22∶00点,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 )
A.夜晚22∶00至0∶18之间 |
B.次日8∶24至10∶42之间 |
C.次日10∶42至13∶00之间 |
D.次日0∶18至10∶42之间 |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分化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 |
B.细胞增殖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
C.同一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核中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
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
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
B.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
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
D.纵坐标中N=1或2 |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 |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
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丙3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学生 |
操作步骤 |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观察 |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注:“+”表示有此操作,“-”表示无此操作
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依次是( )
①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②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③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④染色体着色很浅或模糊不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① D.③①④
下图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将图B所示细胞浸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从而使细胞通过渗透作用 。
(2)用含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所示细胞,该细胞合成并分泌一种含有的蛋白质,在合成该蛋白的过程中,通过 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 。
(3)若A是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水分减少,细胞膜 改变。
(4)若A是癌细胞,除细胞能无限增殖外,图中⑤发生的变化是 ,黏着性降低,导致其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5)若B代表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有的细胞结构是 (填序号)。
(6)蓝藻细胞与B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下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的a点表示 ;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
(2)若图1中,植物甲曲线表示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a、b、c三点位置如何移动? 。
(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 (填细胞结构)中脱氢,分解成 。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氧化酶途径,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 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
(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 ,在晴转阴瞬间,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 。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 CO2mg/100cm2·h。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蒸馏水 |
2 |
2 |
2 |
A______ |
pH=8缓冲液 |
0.5 |
0.5 |
0.5 |
0.5 |
淀粉溶液 |
1 |
1 |
1 |
1 |
甲生物提取液 |
0.3 |
|
|
|
乙生物提取液 |
|
0.3 |
|
|
丙生物提取液 |
|
|
0.3 |
|
总体积 |
3.8 |
3.8 |
3.8 |
B |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颜色深浅程 |
++ |
- |
+ |
C__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 ,C的颜色深浅程度 (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 。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图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直接画在原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