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练习卷
将括号里能跟后边搭配的词画出来。
(保护 保卫)环境 (提高 增加)收入
(改正 改变)战术 (端正 明确)态度
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 )宽敞,( )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 )认识陆地上的路线,( )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小明( )明天来,( )后天来了。
句子百花洲。
(1)把句子补充完整。
烟台的海真美呀, 。
(2)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高尔基认为“给”的时候是付出,是帮助,快乐着别人,也快乐着自己。高尔基认为“给”比“拿”幸福。
(3)改成比喻句。
小溪快速地流淌着。
(4)改写成陈述句。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5)仿写句子。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6)改写成拟人句。
柳条摆动。
(7)缩句。
一只只鱼鹰像士兵似的整整齐齐地站在船舷上。
(8)写两句你积累的谚语:
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认识水平进步了。
(2)我敢保证,今年学校运动会我们班可能得冠军。
(3)晚饭后,火烧云上来了,朝霞的红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4)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清洁。
(5)我怀着愉快,喜悦的心情到少年宫去参加活动。
语文乐园。
(1)电话铃响了,你拿起听筒,只听对方说了一声“喂!”
你说:
(2)你去书店买书,发觉女售货员正在闲聊,没注意到你的需要,
你说:
(3)你买了书回家,发觉售货员少找了你三元钱,你返回书店说:
(4)你买书又返回书店找钱,竟忘了你爸爸打给你的电话,要你做晚饭给奶奶送去 ,回家后,你爸爸责备你,你说:
(5)晚上6:30,你端着做好的饭菜送到奶奶床前,看到奶奶中午的饭也没吃完,奶奶胃口不好吃不下,让你端走,你说:
美文赏析。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jià)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骑”乐无穷 一“明”惊人
(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
(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概括写出文中的几种意见。
美文赏析。
从马拉松说起
古时候,有个叫马拉松的人,他们的军队打败了入侵的敌人,为了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祖国人民,指挥部把这个消息写在信上,交给马拉松,叫他尽快把这封信带回去,交给祖国的人民。马拉松接受了任务,就日夜兼程不停地跑,他疲惫不堪了,但脑子里却只有一个信念:快把信送回去,让人民能够尽快地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终于,他跑回了祖国,将信交给了人民,竭尽全力地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之后,便含笑闭上了眼睛……
读了上述内容,你难道没想到“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一个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怎能做到?当马拉松感到疲惫时,他完全可以休息一下,但他没有,他心里只想到,人民知道了这个消息,该是多么激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跑到了目的地,完成了任务后,他的生命才最后离开了他。
是的,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爱,常常铸成许多志士仁人的精神支柱。在我国光辉的历史上,特别是近百年来,有多少爱国志士和革命先烈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建立一个新中国而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方志敏同志说:“清贫,洁白,朴素,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高贵之处。”难道这些共产党人不想生活得好些、安逸些?不,他们不是钢筋铁骨的机器。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灵有肉。不过他们心里装着人民,他们有一个高尚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革命的胜利,换取人民的幸福,换取民族的振兴。只有具有这种信念的人,才会在敌人的枪口对准自己的时候毫不眨眼,在自己的事情遭受挫折的时候毫不气馁,绝不后退。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哪种解释正确?
日夜兼程 (A.两倍的 B.数倍的 C.赶路)
安逸 (A.逃跑 B.安乐,安闲 C.超过一般)
有灵有肉 (A.灵活,灵巧 B.灵验 C.精神,灵魂)
(2)文中“读了上述内容,你难道还没有理解到‘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一句,是(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一般疑问句
(3)文中的“上述内容”是( )
A.一个问题 B.一个道理 C.一个故事
(4)“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革命的胜利,换取人民的幸福,换取民族的振兴。”这句话是采用( )
A.比喻手法写的 B.排比手法写的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