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
下图是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的不同类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示意图,它揭示了囊泡的运输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型表示内质网膜结构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
B.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C.D型可能是高尔基体功能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
D.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代谢将陷人混乱状态 |
对胡萝卜幼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在20℃时,用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胡萝卜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 |
B.在20℃时,分别用10klx和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10小时,再黑暗14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量前者比后者多28.125 mg |
C.在10℃时,用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10小时,胡萝卜幼苗所有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为35mg |
D.在10℃时,用10klx光照胡萝卜幼苗4.8小时后,再将胡萝卜幼苗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
在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斗争中,有科研人员尝试将病毒引诱到人体的“陷阱细胞 "中。例如: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 入侵到T细胞,给艾滋病患者注射适量用 CD4分子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此细胞中无法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所以红细胞成为HIV 的“陷阱细胞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IV入侵到T细胞可刺激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促进T细胞分裂 |
B.红细胞死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是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
C.T细胞被HIV识别、入侵后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
D.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被HIV入侵后可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诱导人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的成果表明,已分化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
B.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和卵裂过程发生于输卵管,卵裂期细胞数量不断增多,胚胎体积不断增大 |
C.“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
D.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从而也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下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
A.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
B.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
C.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由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
D.若将半边茎的左右两侧分别放人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则左右两侧生长的弯曲角度不相同 |
在果蝇的染色体组中,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称三体)或少一条(称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果蝇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果蝇的正常眼对无眼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 和b )控制,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眼纯合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4种配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是0或1或2 |
B.将无眼的普通果蝇与正常眼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1:1 |
C.如果将杂合的正常眼果蝇与正常眼三体果蝇(B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有4种 |
D.如果将无眼的普通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到F1代,再用无眼的普通果蝇与F1的三体果蝇杂交,其后代中正常眼与无眼的比例是5:1 |
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其对植物造成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方面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低温胁迫最为敏感,低温影响下的光合作用机制也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现以西瓜幼苗为材料分别用昼/夜中度低温胁迫(15℃/10℃)和重度低温胁迫(10℃/5℃)处理,以25℃/15℃对照处理,其余条件适宜,并分别在处0、3、6、9d测定各项参数等指标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胁迫下,随着实验的进行净光合速率 ,重度低温胁迫处理9d幼苗叶片严重黄化,说明幼苗叶片 。
(2)在重度低温胁迫6d时就细胞呼吸而言〔H]的移动方向是 。
(3)据图分析中度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光合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胞间 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低温胁迫程度有很大关系,在重度低温胁迫下表现为 。
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原理的探究都是首先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的。狗是科学家们常常选用的实验动物。请对下面生理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狗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如上图所示。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变化分别是Na+ ,K+ 。细胞bc段Na+进细胞 (需要、不需要)能量,cd 出细胞 (需要、不需要)能量。
(2)通常情况下狗吃肉后会大量分泌胃液。经过实验发现:先将狗饲喂橄榄油50ml,90分钟后再饲喂肉 150g,狗胃液分泌抑制达2小时。将狗支配胃的神经切除,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据此有人作出假设:脂肪可以刺激小肠前段黏膜产生一种物质经血液循环至胃黏膜细胞抑制胃液分泌。为验证这一假设,实验设计如下:将狗甲的小肠前段结扎为A、B两段,并在B段注人橄榄油50ml,A段不处理。90分钟后,将 分别与稀盐酸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并编号A、B。将狗乙、丙的支配胃的神经切除,并饲喂狗乙、丙肉各150g。将等量A、B提取液分别注射入狗乙、丙的静脉中。预期实验结果:乙狗 ;丙狗: 。
原产于苏格兰的一种折耳猫,耳朵整齐地扣在头上,外观可爱迷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折耳猫是XY型二倍体生物,当折耳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 x 染色体时,只有1条 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成为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会由于 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不同的亲本。控制折耳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控制橙色、a控制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橙黑相间的雄性折耳猫,将其体细胞用 染色后,制成装片,在显微镜察到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折耳猫的基因型为 。
(2)折耳猫正常日活动节律是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是由per基因控制的。当该基因突变为perl基因时,节律延长为29小时(长节律);突变为perS基因时,节律缩短为 19 小时(短节律);突变为perO基因时,折耳猫表现为无节律。现有三组交配实验,每组均是正常折耳猫和长节律折耳猫各一只交配。A组子代雌雄均为正常节律 ,B组子代雌性均为正常节律,雌性均为长节律,C组子代雌雄均为一半正常节律,一半长节律。
①per基因可以突变为击 perl、perS、perO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②per基因不仅控制日活动节律,还影响雄性折耳猫的求偶行为,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③B 组中的亲代正常节律折耳猫性别为 。
(3)下图为折耳猫某基因的部分片段,若图中a点碱基对变为,b点碱基对变为,c点碱基对变为。则其中 点的变化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 。
胰岛B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利用小鼠再生胰腺提取物(RPE)可定向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分化成胰岛B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人羊膜组织刮除血块、上皮细胞,冲洗后剪碎,然后用 酶处理,最终制成hAMSCs悬液。将细胞悬液放人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贴壁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出现 现象,此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这时需要将细胞进行相关处理,然后进行传代培养。
(2)取传至第3代的hAMSCs放入细胞培养板,同时加入RPE进行诱导分化培养。该代hAMSCs能保持细正常的 。诱导分化培养15天后,提取细胞的 ,用胰岛素基因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初步检测hAMSCs是否分化成胰岛B细胞。
(3)用人的杂交瘤细胞来生产人源单克隆抗体难以成功,因此单克隆抗体大都来自鼠源。但鼠源单抗在人体内使用时,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嵌合抗体。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嵌合抗体能降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从上图中可以推测,免疫原性的产生主要与抗体的 (选填“v区 "、“c区 ")有关。嵌合抗体的生产属于 工程范畴。
(4)科学家们用细胞融合实验证明,分化的细胞中存在“闲置不用 " 的结构基因。他们把大鼠肝肿瘤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筛选出含有两套肝细胞染色体和一套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的细胞。这些细胞既保持了合成大鼠肝细胞 3种特异蛋白的能力,也合成了小鼠肝细胞这3种蛋白,但是在正常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从不合成这些。由此可见,融合实验证明了小鼠成纤维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