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根据上下文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
(2)                   ,洪波涌起。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             ,志在千里。
(5)绿树村边合,                     
(6)             ,禅房花木深。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             ,闻道龙标过五溪。
(9)同是思乡,王湾将一腔思情寄语大雁:乡书何处达?             。而马致远则是直抒胸臆:夕阳西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的家乡,万紫千红,杏花刚绽开她的笑脸,桃花就悄然露出花蕊,接着,摇曳多姿的槐花飞雪般撒落在每一个角落;青石砌成的休闲走廊,俨然让我们走进了石城雨巷;闲瑕的老人们带着孙儿漫步在林阴小道上,享受着天轮之乐。美丽的家乡,温馨的家园!
上文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把它注音。
然:(      )        摇:(        )
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应改为        ;       应改为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照所给的例子仿写句子,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春花无语,却闹醒了蜜蜂,飞舞了蝴蝶;秋风无语,却肥硕了瓜果,寥廓了草野;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市场里有卖水果的,蔬菜的,苹果的等等。
C.七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探究发现: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温馨提示: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这首诗的作者       借“小小的花”抒发了                       的感情。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日省吾身(   ) (2)择其善者而之(     )
(3)将而谓曰(   )(     )
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亡/马几何时矣。 B.子亡马/几何时矣。
C.子亡马几/何时矣。 D.子亡马几何/时矣。

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的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乙)文中哪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第一段中“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这句话里含有什么情感?如果“我知道她的病到了那步田地”,又会怎么做?
第三段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你觉得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吗?为什么?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文中写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要好好儿活”有什么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妹妹扮演的角色
(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2)“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
(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下表。

时间
报名时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
排练归来
神情态度
热情万丈
 
很投入
 

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
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从刻画人物的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第⒀段画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指怎样的人生态度?
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1)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字母或××代替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江宁区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