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二地理第三套
读下图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所示地区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
A.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赤道到两极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
C.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
D.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
某生态学家到该地区进行生态考察,发现P地及其周边植被景观分布如上图所示,该景观的产生原因是( )
A.降水由P点向四周增多 |
B.地下水位由P点向四周降低 |
C.过度灌溉 |
D.过度放牧 |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
A.森林锐减 | B.土地沙漠化 | C.土地盐渍化 | D.物种灭绝 |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生长期较长 | B.乙区域土地集中连片 |
C.甲区域机械化程度高 | D.乙区域矿产资源贫乏 |
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陆地交通便捷 |
C.畜牧业比重大 | D.第二产业比重大 |
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 )
A.农作物产量的估算 |
B.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 |
C.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
D.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
读下面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 )
A.南水北调 | B.城市面积扩大 |
C.围湖造田 | D.毁林开荒 |
读我国部分城市位置图及七月平均气象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气象资料与图中城市搭配最匹配的是( )
A.①——丁 | B.②——丙 | C.③——乙 | D.④——甲 |
下列关于四地自然灾害季节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秋季多暴雨 | B.②地春季多干旱 |
C.③地冬季多寒潮 | D.④地夏季多台风 |
我国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这是我国某一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作物是( )
A.稻谷 | B.小麦 | C.棉花 | D.油菜 |
A地区作物的单产和质量均高于BC两地,从气候条件分析,A地占优势的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风能 |
2013年8月,我国东北地区洪水严重,但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罕见持续酷热干旱,造成这些现象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大气环流 | D.下垫面状况 |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图为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淡水资源短缺。若要解决此问题,目前最不可取的措施是( )
A.冰川融水 | B.收集雨水 | C.轮船运送 | D.海水淡化 |
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集。若仅从风向角度分析,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西北 | B.东北—西南 | C.东西 | D.南北 |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表:
资源类型 |
主要省区 |
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少(%) |
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 |
耕地资源 |
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西藏、甘肃、青海 |
0.56 |
66.24 |
矿产资源 |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
0.02 |
4 |
能源资源 |
山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西藏 |
0.11 |
5.68 |
森林资源 |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
0.27 |
1496.59 |
四大资源丰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值,GDP增速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 B.云南省 | C.四川省 | D.西藏自治区 |
资源丰度与GDP增速相关性最不明显的是( )
A.耕地资源 | B.矿产资源 | C.能源资源 | D.森林资源 |
我国“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 )
A.东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西北地区 |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
A.东西向 | B.东北一西南向 | C.南北向 | D.西北一东南向 |
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丁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
海拔高度(米)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月降水量(mm) |
7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丁 |
1111 |
—8.4 |
23.3 |
1.2 |
42.2 |
193.7 |
2975.7 |
(1)图中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填干湿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乙、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解决的具体措施为 。。
(4)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如果大量利用流经丁地的河水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两块著名的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是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北大荒”。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是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分别阐明A B 两大湿地形成的原因。( 6分)
(2)以B地区为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已有1亿多亩天然草场发生大面积鼠害,其中危害严重的面积达5000多万亩。目前,全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材料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图
澳大利亚的载畜量与我国水平相当,仅为新西兰的1/15,试分析其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