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亮(liáo)应(hè)发(bèng)狡 (jié)
B.黄(yùn)水(zǎo)沫(tù)紧(bēng)
C.酝(niàng)蓄(chǔ)祷(qí)身(jī)
D.雕(lòu)蓄(zhù)粗(cāo)强(jué)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B.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C.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D.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文章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组织材料,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B.《七颗钻石》作者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他的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C.《幼时记趣》节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沈复。这是作者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D.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写的《三峡》是按照夏——秋——春冬的季节顺序和由旺到枯的水变化过程,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D.“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中庭地白树栖鸦,     。 (王建《十五夜望月》)
(3).纤纤擢素手,                 。《迢迢牵牛星》
(4).《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5).苏轼《浣溪沙》中,我们能读到表现作者积极豁达的句子,如
                                    。”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右边的一幅插图源自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表现了三个小伙伴汤姆、哈克和                  岛上的快乐时光。
(2).联系前面的情节,说说结尾部分流浪儿哈克为什么会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
(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写了很多历险故事,如“洞中历险”等,你如何评价这种历险?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共6分)
班级开展了“狼”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写出两个含“狼”字的成语: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27日报道,德国男子维尔纳日前因一组“与狼共食”的照片红遍网络。
现年79岁的维尔纳曾是一名伞兵,退役后在德国西南部城市梅尔齐希与狼群生活了40余年,其间养了29只狼。维尔纳不仅与狼群一同进食生肉,更是化身为“头狼”,威严地统领着这些在世人眼中充满野性、凶狠残暴的狼。
一到进餐时间,维尔纳会先吃第一口,绝不允许饥饿的狼群先接触食物。他说,这是建立自己绝对权威的最好方式。
阅读上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你和朋友一起到动物园里游玩,看到有小朋友向狼扔石子、塑料袋等杂物,你该如何委婉劝阻他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共4分,每题2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意思。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2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古人铸鉴 ,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令微凸,收人面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为秋田之害               (2)为两段                  
(3)令微凸                   (4)收人面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方为秋田害  乃以瓦而B土中狗蝎 匠师其言
C以钳搏之 鉴大平     D虫旧曾有之一犬坐于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根据甲乙文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傍不肯”是怎样消灭子方虫的?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5分,每题3分)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惟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逊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的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的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你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惟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它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看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于学院。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打铃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很贴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我稍稍后退了一步:这个老头,要做什么?凭着有几次将铃声响的久远,便要有求于我吗?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果然踌躇了,“我只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向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的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悠长的铃声是老人对我迟到的一种善意包容,但也有提醒、催促等意味在里面;它是我们之间的一个默契,也是在我学生生活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B.“雨天,是城市的忌日”这句话实际上表现出我对于雨天堵车、拥挤带来迟到的一种抱怨之情。
C.我毕业离校时,最后一次称呼、问候老人 “侯师傅好!”我并不是刻意嘲笑老人,只是记错了,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
D.文章事件很小,却安排精巧。故事的高潮部分在于结尾部分,解释出真相后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在刻画打钟老人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文章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多处为这个结尾作了铺垫,请找出两处并写在下面。
文章结尾,“我”最后听了孙师傅的话后,会有哪些反应?请发挥想象,写出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60字左右)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阅读说明文《蜂鸟》,完成文后小题。(共9分)
① 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而得名,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
②  ②分布局限于西半球,在南美洲极多。蜂鸟身体很小,南美西部最大的巨蜂鸟也不过20公分长,约20克重。最小的蜂鸟见于古巴和松树岛,身长5.5公分,重约2克,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蜂鸟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15次到80次,它的快慢取决于蜂鸟的大小。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它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飞。在所有动物中,蜂鸟的体态最娇美,色彩最艳丽
③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
(选自《开心趣味百科》)
第②段文字依次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蜂鸟?
“最小的蜂鸟见于古巴和松树岛,身长5.5公分,重约2克,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句中划线的“现存”能否去掉,为什么?
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任选其一)(共30分)
题目一: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记述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返回时因出现特殊情况不得不延期,需在极地度过一段漫长的极夜时光。这让队员们难熬得几乎要发疯。队长让每个队员朗读各自的日记,于是阳光下的美好景物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伴随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人在碰到困难,心情灰暗的时候,多么需要沐浴温暖的“阳光”啊!这“阳光”可能是浓浓的亲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种信念、理想,还可以是一则名言、一句劝慰、一株小草、一个眼神……这“阳光”成为鼓舞人们战胜挫折、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么?
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以“我的心里美滋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紧扣题目,可以记经历,也可以写见闻,还可以抒发情怀。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语文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