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在酒泉成功发射神舟九号飞船。6月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在航天员刘旺的操作下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人工操纵交会对接,完成人工对接锁紧成一体状态。29日10时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升空后的“神舟九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太阳辐射
C.流星 D.太阳活动

家在纽约(西五区)的杰克,通过电视直播观看“神舟九号”发射的时间是(   )

A.6月16日15时37分
B.6月17日3时37分
C.6月16日5时37分
D.6月17日7时37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7月1 日
C.8月1日 D.10月1 日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冬至日至夏至日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

A.9月24日2时 B.6月22日8时
C.3月21日0时 D.12月22日12时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B.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C.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D.E、D合为岩石圈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14日10时50分,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我国的江西、重庆、湖北等省市的部分地区无线电通讯出现了一个多小时的中断。当我国上述省市通讯开始受影响时,处于12月13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

A.大于四分之三 B.大于二分之一
C.大于三分之二 D.小于二分之一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

A.10m B.15m
C.20m D.25m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几种热力环流情况画法正确的是(   )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   )

A.大气逆辐射弱 B.太阳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弱 D.空气中的水汽多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概念;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削弱④大气逆辐射⑤地面辐射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④②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③②⑤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时时该地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该地的时区是(   )

A.东二区 B.西二区
C.东四区 D.西四区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图中无河流标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是(   )

A.40米 B.30米
C.20米 D.10米

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和经度差分别约为(   )

A.0.5°和1.5° B.0.25°和0.5°
C.0.5°和0.25° D.1.5°和0.5°

地球仪上,0°经线和0°纬线相比(       )

A.正好相等 B.0°纬线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C.0°纬线稍长 D.0°经线稍长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东经120度线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

A.60°E B.60°W
C.120°W D.80°W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轴经过地心 B.和纬线所在平面垂直
C.和经线所在平面垂直 D.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纬线的特征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B.纬线等长
C.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 D.所在平面和地轴垂直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线的特征有(   )

A.经线和赤道长度相同 B.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C.同一经线上只有东西方向 D.每个经线可以平分地球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

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66º34′N S
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0º,180º
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0º
D.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ºNS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C.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
D.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应(   )

A.与等压线平行 B.垂直于等压线
C.与等压线斜交 D.无法确定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
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
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直接改变风的方向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       ,②         ,③         ,④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4)小河流向    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1)A点的经度是_____,纬度是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地。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_带,②地属于_____带。
(4)判定:③地在④地的_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__方向。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各点的方向关系:A在B的_______方向,D在C的_______方向;B在D的_______方向;C在B的_______方向.
(2)若一架飞机从A飞往D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一架飞机从B飞往C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