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 B.中正有序 |
C.敬天法祖 | D.君权神授 |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
A.商朝完全照搬和继承了夏朝的制度 |
B.周朝完全照搬和继承了商朝的制度 |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相沿袭的 |
D.夏、商早期制度对西周的影响微弱 |
能够正确表达宗法制内涵和特点的材料,不包括
A.“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 B.立子以贵不以长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兄终弟及”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 B.异姓功臣 |
C.殷商降族 | D.先代贵族 |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郡县制是秦朝统—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_观点的是
A.宗法制 | B.三公九卿制 |
C.皇帝制 | D.郡国并行制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此论断反映了从汉代到唐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A.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
C.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
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 B.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
C.得到了不断完善 |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唐太宗主张
A.让宰相等大臣享有议政权 |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 D.应当废除专制统治 |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书中写道:“古希腊人创造的这—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
B.“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
C.“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分属不同文明类型 |
克里斯提尼改革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使雅典民主制度得以确立的主要措施是
A.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 B.设立公民大会 |
C.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 | D.建立陪审法庭 |
在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会议 |
C.十将军委员会 | D.人民代表大会 |
雅典实行民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公民的自由 | B.增强城邦的凝聚力,维护统治 |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 |
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部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 B.《十二铜表法> |
C.《查士丁尼法典》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促使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法学家的编撰整理 | B.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的需要 |
C.罗马皇帝的高度重视 | D.对外扩张、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 |
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法只包括习惯法 |
B.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
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的大权 | B.使民众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
C.正式宣告君主制的废除 |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隋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英国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的关系是
A.都由国王任命产生 | B.内阁监察首相 |
C.内阁和首相的地位是平等的 | D.共同进退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邦联制 | D.总统制 |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权威 |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
C.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 |
D.19世纪晚期的德国议会对政府限制作用有限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个重要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屈辱和灾难 |
B.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
C.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A.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工业革命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
C.英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比中国强大 |
D.清朝统治腐朽国内矛盾尖锐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
列强在中国获取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北京设立使馆界,由各国派兵把守
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④①③ | D.③①④② |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 B.议会 | C.内阁 | D.全体国民 |
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
B.使人民获得—些民主自由的权力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二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欧洲历史》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点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l)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
材料三 我们,美利坚舍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舍众国制定和确立这—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什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1)材料—所述的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4)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