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王赢政在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他的真实意图在于

A.标榜自己的功德 B.追求制度创新
C.显示与众不同 D.强调君主的权威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他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三公九卿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行省制
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组镜头:安徽某地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一(2)班在暑假旅游时,见一旅游景点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军机处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的依据是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中国人民主要任务的变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颁布“解负令”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直接民主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与这一特色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B.擅长辩论的文化传统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156年,亚美尼亚商人艾拉希特斯在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皮匠西努耶发生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公民法
C.罗马万民法 D.罗马自然法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个历史事件:“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
C.法国民主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该漫画所依据的资料最可能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奥巴马提名华裔美国人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必须经过

A.最高法院批准 B.参议院批准
C.中国政府的任命 D.选民直接选举通过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针对据材料二中的 “诸侯更相诛伐”现象,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三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
材料四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吏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4)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两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①,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②,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所指代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