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栏楯(shǔn)强(qiǎng)颜逾庖(páo)而宴苇(wéi)草
B.缧绁(xiè)倜傥(tǎng)长歌当(dāng)哭抟(tuán)扶摇
C.挣(zhēng)揣谂(rěn)知殒(yǔn)身不恤美须髯(rán)
D.俯瞰(kàn)祓(fú)除赧(nǎn)然力能扛(gāng)鼎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        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       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     的心境,亦无不可。

A.变幻莫测当然安之若素
B.瞬息万变固然恬然自安
C.千变万化自然安贫乐道
D.光怪陆离必然恬然自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①④⑤②③ B.②④⑤③① C.②③①⑤④ D.①②④⑤③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会以后,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B.本次会议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由于会场停车场狭窄,不便停车,请与会人员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前往会场。
C.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关键在于美国如何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
D.我们尽管推进改革30余年,但作为一个转型大国,客观地看,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相当多的政策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本居高不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淡定地面对这些问题。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人,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D.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电信诈骗,某城市公安局公布六条注意事项,提醒群众增强保密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埋怨)苟欲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
B.去,以手阖门(等到)诽谤者族,语者弃市 (偶尔)
C.天之苍苍,正色邪? (代词,指天空)自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耀)
D.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空文以自见(流传)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序)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当中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B.父老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
C.王媪见其上有龙,之。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B.孤苦伶仃,至于成立
C.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D.为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划分正确的是(    )
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⑥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③/②/⑤⑥ D.①/④/②③/⑤⑥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在横线上补上一句话,以体现鸽子的善意并揭示这则寓言的寓意。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                 。”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赢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帝大怒,下相诏狱拷掠之,复杖于廷,谪韶州经历。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以救爵,先后棰死狱中,自是无敢救者。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居家二年,一日晨起,大鸟集于舍。爵曰:“伯起之祥至矣。”果三日而卒。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任一子。万历中,赐谥忠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系:                   甫:                   顾: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爵也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
①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保补老赢饥寒之众   ②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③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   ④帝震怒,立下诏狱榜掠   ⑤屡滨于死,处之泰然   ⑥左右观者为泣下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①②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爵少年时就因为为兄长鸣冤而被答为“奇士”。后来中进士后被授官行人,出使王府回来后向皇帝上奏章,得到同意。
B.因为杨爵上疏诋毁符瑞,嘉靖帝大怒,下令锦衣卫将他下狱进行刑讯。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不准家人给杨爵送饭,因而杨爵几乎死去。
C.在扶乱时,嘉靖皇帝被神言感动,下令释放杨爵等三人,但后来又命令东厂追捕他们。杨爵被捕时非常镇定,围观的人对此感动流泪。
D.嘉靖帝因火灾在露台祈祷时,听见火光中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虽然很不情愿释放他们,但因怕神降罪,所以就把他们放了。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
(2)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4)始大人常以为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钟山晚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步西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
“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陈情表》)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记念刘和珍君》)
(3)                ,则芥为之舟。                        (《逍遥游》)
(4)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
(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氓》)
(6)银烛吐清烟,                  。                    (《春夜别友人》)
(7)玉户帘中卷不去,                   。               (《春江花月夜》)
(8)持之有故,              。                          (《荀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看 麦 熟                 刘成章
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 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踩下急切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地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不都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文章开头比喻手法运用非常有特色,结合第一段内容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及其好处。
第五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
在文章结尾,作者赞美“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请简要概括“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倾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