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9.韦德的心愿 同步试题
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手:①人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②拿着 ③技能,本领 ④小巧易拿
⑤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养花能手( ) 举手发言( )
工作手册( ) 真有一手( )
(2)失:①没有掌握住 ②改变常态 ③错过 ④遗失 ⑤找不着 ⑥错误
大惊失色( ) 坐失良机( )
失物招领( ) 过失( )
(3)异:①有分别,不相同 ②奇异,特别 ③惊奇,奇怪 ④ 另外的,别的
⑤分开
奇花异草( ) 异口同声( )
诧异( ) 异乡( )
(4)绝: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穷尽 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⑤极,最 ⑥绝对
斩尽杀绝( ) 绝处逢生( )
络绎不绝( ) 绝大多数( )
(5)行:①能干 ②走 ③可以 ④做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
我们的卫星运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
按要求归类成语。
手无寸铁 有始有终 量力而行 赤手空拳 永垂不朽
流芳百世 善始善终 不自量力 没精打采 风平浪静
从容不迫 垂头丧气 惊惶失措 水平如镜 齐心协力
生气勃勃 理直气壮 死气沉沉 滔滔不绝 同心合力
口若悬河 理屈词穷
(1)不是朋友不握手:在上边的成语中,选意思相近的,一对对地排在一起。
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
—— ——
—— ——
——
(2)不是冤家不碰头:在上边的成语中,选意思相反的,一对对地排在一起。
—— ——
—— ——
选择与例句意思相同的句子,在句后打“√”。
例句:杭州西湖的景色真美。
(1) 杭州西湖的景色不能说很美。( )
(2) 杭州西湖的景色谁不说美?( )
(3) 杭州西湖的景色不能不说很美。( )
(4) 杭州西湖的景色没有一个人不说不美。( )
(5) 杭州西湖的景色没有一个人不说美。( )
(6) 杭州西湖的景色谁说不美?( )
(7) 杭州西湖的景色不能不说不美。( )
(8) 杭州西湖的景色怎么能说美呢?( )
阅读漫游。
①清醒了,化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他绝望地号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了。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开始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现在听见了,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池塘中(飘浮 游荡 飘荡)着鸭子,牧童骑着老牛从夕阳中走来。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轻风微微摇曳;树枝上对对麻雀,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去了。
③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把天边烧红。一架银色飞机追赶着太阳,在灿烂的阳光中飞翔……”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再壮丽也看不到了,他又号叫起来:“你不要再(夸奖 炫耀)你有眼睛。我恨……”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病房死一样寂静,死一样黑暗。
④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怕这寂静、黑暗,他需要老人的声音,于是,老人又娓娓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 装修 装饰)夜幕。薄云徐徐(飘动 飘扬 浮动),星、月含羞地看着大地,看着你和我,祝福你能看见它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
⑤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绘窗外的景象。不知过了多少日,他终于拆去缠着的厚厚纱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他激动得哭了……突然间,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老人侧坐在床上,眺望着窗外。他冲过去,展开双臂拥抱老人,“是你,月亮、星星的祝福,我看见了,什么都能看见了。”然而,就在他拥抱老人,老人循声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那双眼睛,惊呆了,木然了。
⑥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木然:
滔滔不绝:
全然不知:
3.划去文中括号内你认为不适合的词语。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修辞方法,请你也运用这样的手法写一句。
5.仔细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一句中,作者为什么把“眼睛”加上双引号?
(2) 上面题中所引的那句话的含义是( )
A. 老人已经失明的眼睛在“他”心中永远是明亮的。
B. 老人的心灵是那样的美好。 .
C. 老人的眼睛虽已失明,但老人的粘神在“他”心中是伟大的。
D. “他”对老人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认识,,
(3) 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
(4) 对本文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记叙老人对病友精神上的帮助,表现出老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人们美好心灵的赞誉。
B. 通过“他”对老人的理解,表现出老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C. 通过“他”对老人态度的转变,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D. 通过“他”住院期间所遇事情的记叙,表现出了人们心灵的美好,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赞美。
6.读完这篇短文,我们应向老人学习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