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 / 试卷选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看拼音,写词语。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举行开国dà diǎn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席、fù     主席、各位wěi yuán     ,有中国人民政治xié shānɡ     会议代表。观礼台上还有wài bīn    。当zòu xiǎnɡ    国歌时,全场肃立,一起zhān yǎnɡ     这鲜艳的五星红旗。
(2)今年是中国ɡònɡ chǎn dǎnɡ        91 huá dàn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3岁生日。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_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báo bó)     直(bēn bèn)      明(fēn fèn)
难(wéi wèi)    快(jìn jǐn)      五天(gèng gēng)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是一个多义字,请给下面词语中的”举”选个合适的解释。(填序号)(6分)
①向上抬,向上托;②动作行为;③发起,兴办;④提出;⑤推行,推荐;⑥全;⑦古代指科举取士。
选举(   ) 举手(   ) 举办(   ) 举止(   ) 举例(   ) 举世闻名(    )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续”和“严”组词,并选词填空。(8分)
续:(1) 一会儿,(   )又来了几个老乡,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2) 爸爸已经(   )加班工作一周了。
(3) 明明不理妈妈的呼唤,(   )趴在电脑前玩游戏。
严:(4) 毛主席(   )地说:“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5) 毛主席(   )地要求战士们要时刻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写成语。(5分)
(1) 读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想到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示“看”意思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描写人物心理状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10分)
(1) 翻译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补充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一句中的“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实践厅。(2分)
看看下面两幅剧照,说说它出自哪一部影视作品,在正确的选项下打“√”。

《建国大业》  《淮海战役》  《平原游击队》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 国 大 典(节选)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抬起头,(   )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 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2) 在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2分)
(    )--(    )   (    )--(    )
(3) 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4) 上文最后一句话该用(   )的语气来读。(2分)
(5) 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小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庆典的观众,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采访者又会如何回答?(4分)
记者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____________
井冈山是个山多田少、原来人口只有一千多、产粮还不上万担的地方,红军来到井冈山后,人口激增,粮食不够吃,军民用粮主要靠山下宁冈供给。因此,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经常上宁冈运粮,毛委员和朱军长也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战士们一道上宁冈运粮。
有一天,毛委员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衣服,足蹬草鞋,掮着一条扁担两个布袋到宁冈挑米来了。毛委员到仓库领到粮食装好布袋,运粮的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看见了都很受感动,运粮的劲头顿时加大,大家都争着多挑,原来准备三天运完的粮,不到一刻功夫,就挑走了一半。
毛委员挑起粮食和大家一道往井冈山走去,走到黄洋界要爬山了,大家见毛委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不安,怕累坏他耽误大事,都赶上前来要替毛委员分担一点。可毛委员(坚定 坚决)不让,一边快走,一边说:“你们担的已经够多了,再加上我的,会把你们累坏,我挑得起,大家各挑各的走吧。要上山了,加把劲到山顶上休息休息。”大家为毛委员这种行动所(鼓励 鼓舞),上山也不觉得累了,跟着毛委员一口气就上到了山顶。
到达山顶休息时,毛委员有说有笑地和大家聊起了天。问大家:“累不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累!”毛委员微笑地说:“累是累,可是大家不怕累。为了消灭白狗子,我们要不怕吃苦,不怕累,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到处都修上马路,运粮运东西都用汽车,连走路都坐上汽车,到那时就不累了。大家说,对不对?”说得大家都愉快地笑起来,真的把累都忘了,挑起担子又飞快地往目的地跑。往日往宁冈运一趟粮回来要摸黑,可是这天,太阳还没落山大家就把粮运回来了。
毛委员挑米的事在井冈山到处传开了,大家都深受(感激 感动),男女老少,个个都争着参加运公粮,因此粮食堆满了井冈山,保证了军队的用粮,有力地打击了白匪。
(1) 用“\”画去括号内用错的词语。(4分)
(2) “大家见毛委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不安。”大家“感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毛主席参加挑米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战士和老百姓们运粮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运粮的效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短文,你觉得毛委员是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添加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作。(请另附纸)(30分)
介绍你参加过的或看到过的一个活动场景,如学校运动会开幕式、班级联欢会、拔河比赛等。注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